skip list (跳表)

来源&参考

本题来自leetcode: 1206. 设计跳表
文章参考: Redis内部数据结构详解(6)——skiplist

什么是跳表

skiplist本质上也是一种查找结构,用于解决算法中的查找问题(Searching),即根据给定的key,快速查到它所在的位置(或者对应的value)。

跳表这种数据结构是由 $\text{William Pugh}$ 发明的,关于跳表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论文: <<Skip Lists: A Probabilistic Alternative to
Balanced Trees
>>,论文中详细阐述了关于 $\texttt{skiplist}$ 查找元素、删除元素、插入元素的算法伪代码,以及时间复杂度的分析。

跳表是一种随机化的数据结构,可以被看做二叉树的一个变种,它在性能上和红黑树、$\texttt{AVL}$ 树不相上下,但是跳表的原理非常简单,目前在 $\texttt{Redis}$ 和 $\texttt{LevelDB}$ 中都有用到。跳表的期望空间复杂度为 $O(n)$,跳表的查询,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期望时间复杂度均为 $O(\log n)$。跳表实际为一种多层的有序链表,跳表的每一层都为一个有序链表,且满足每个位于第 ii 层的节点有 pp 的概率出现在第 $i+1$ 层,其中 $p$ 为常数。

跳表结构简介

skiplist,顾名思义,首先它是一个list。实际上,它是在有序链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

我们先来看一个有序链表,如下图(最左侧的灰色节点表示一个空的头结点):

在这样一个链表中,如果我们要查找某个数据,那么需要从头开始逐个进行比较,直到找到包含数据的那个节点,或者找到第一个比给定数据大的节点为止(没找到)。也就是说,时间复杂度为O(n)。同样,当我们要插入新数据的时候,也要经历同样的查找过程,从而确定插入位置。

假如我们每相邻两个节点增加一个指针,让指针指向下下个节点,如下图:

每两个节点增加一个跳跃指针的有序链表

这样所有新增加的指针连成了一个新的链表,但它包含的节点个数只有原来的一半(上图中是7, 19, 26)。现在当我们想查找数据的时候,可以先沿着这个新链表进行查找。当碰到比待查数据大的节点时,再回到原来的链表中进行查找。比如,我们想查找23,查找的路径是沿着下图中标红的指针所指向的方向进行的:

一个搜索路径的例子

  • 23首先和7比较,再和19比较,比它们都大,继续向后比较。
  • 但23和26比较的时候,比26要小,因此回到下面的链表(原链表),与22比较。
  • 23比22要大,沿下面的指针继续向后和26比较。23比26小,说明待查数据23在原链表中不存在,而且它的插入位置应该在22和26之间。

在这个查找过程中,由于新增加的指针,我们不再需要与链表中每个节点逐个进行比较了。需要比较的节点数大概只有原来的一半。

利用同样的方式,我们可以在上层新产生的链表上,继续为每相邻的两个节点增加一个指针,从而产生第三层链表。如下图:

两层跳跃指针

在这个新的三层链表结构上,如果我们还是查找23,那么沿着最上层链表首先要比较的是19,发现23比19大,接下来我们就知道只需要到19的后面去继续查找,从而一下子跳过了19前面的所有节点。可以想象,当链表足够长的时候,这种多层链表的查找方式能让我们跳过很多下层节点,大大加快查找的速度。

skiplist正是受这种多层链表的想法的启发而设计出来的。实际上,按照上面生成链表的方式,上面每一层链表的节点个数,是下面一层的节点个数的一半,这样查找过程就非常类似于一个二分查找,使得查找的时间复杂度可以降低到O(log n)。但是,这种方法在插入数据的时候有很大的问题。新插入一个节点之后,就会打乱上下相邻两层链表上节点个数严格的2:1的对应关系。如果要维持这种对应关系,就必须把新插入的节点后面的所有节点(也包括新插入的节点)重新进行调整,这会让时间复杂度重新蜕化成O(n)。删除数据也有同样的问题。

skiplist为了避免这一问题,它不要求上下相邻两层链表之间的节点个数有严格的对应关系,而是为每个节点随机出一个层数(level)。比如,一个节点随机出的层数是3,那么就把它链入到第1层到第3层这三层链表中。为了表达清楚,下图展示了如何通过一步步的插入操作从而形成一个skiplist的过程:

skiplist插入形成过程

从上面skiplist的创建和插入过程可以看出,每一个节点的层数(level)是随机出来的,而且新插入一个节点不会影响其它节点的层数。因此,插入操作只需要修改插入节点前后的指针,而不需要对很多节点都进行调整。这就降低了插入操作的复杂度。实际上,这是skiplist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,这让它在插入性能上明显优于平衡树的方案。这在后面我们还会提到。

根据上图中的skiplist结构,我们很容易理解这种数据结构的名字的由来。skiplist,翻译成中文,可以翻译成“跳表”或“跳跃表”,指的就是除了最下面第1层链表之外,它会产生若干层稀疏的链表,这些链表里面的指针故意跳过了一些节点(而且越高层的链表跳过的节点越多)。这就使得我们在查找数据的时候能够先在高层的链表中进行查找,然后逐层降低,最终降到第1层链表来精确地确定数据位置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跳过了一些节点,从而也就加快了查找速度。

刚刚创建的这个skiplist总共包含4层链表,现在假设我们在它里面依然查找23,下图给出了查找路径:

skiplist上的查找路径展示

需要注意的是,前面演示的各个节点的插入过程,实际上在插入之前也要先经历一个类似的查找过程,在确定插入位置后,再完成插入操作。

至此,skiplist的查找和插入操作,我们已经很清楚了。而删除操作与插入操作类似,我们也很容易想象出来。这些操作我们也应该能很容易地用代码实现出来。

当然,实际应用中的skiplist每个节点应该包含key和value两部分。前面的描述中我们没有具体区分key和value,但实际上列表中是按照key进行排序的,查找过程也是根据key在比较。

但是,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skiplist,那么一定会产生一个疑问:节点插入时随机出一个层数,仅仅依靠这样一个简单的随机数操作而构建出来的多层链表结构,能保证它有一个良好的查找性能吗?为了回答这个疑问,我们需要分析skiplist的统计性能。

在分析之前,我们还需要着重指出的是,执行插入操作时计算随机数的过程,是一个很关键的过程,它对skiplist的统计特性有着很重要的影响。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数,它的计算过程如下:

  • 首先,每个节点肯定都有第1层指针(每个节点都在第1层链表里)。
  • 如果一个节点有第i层(i>=1)指针(即节点已经在第1层到第i层链表中),那么它有第(i+1)层指针的概率为p。
  • 节点最大的层数不允许超过一个最大值,记为MaxLevel。
    这个计算随机层数的伪码如下所示:
1
2
3
4
5
6
randomLevel()
level := 1
// random()返回一个[0...1)的随机数
while random() < p and level < MaxLevel do
level := level + 1
return level

randomLevel()的伪码中包含两个参数,一个是p,一个是MaxLevel。在Redis的skiplist实现中,这两个参数的取值为:

1
2
p = 1/4
MaxLevel = 32

跳表的代码实现

此段参考 Java手写实现跳表

跳表实现的主要难度在于插入(add)算法。只要把add方法搞明白之后,一切都迎刃而解了。

关于跳表的插入,一张图即可描述出来,

通过这张图,可以先确定跳表中每个节点的数据结构:

1
2
3
4
5
6
7
8
9
class Node{
Integer value; //节点值
Node[] next; // 节点在不同层的下一个节点

public Node(Integer value,int size) { // 用size表示当前节点在跳表中索引几层
this.value = value;
this.next = new Node[size];
}
}

然后就需要考虑:我插入一个节点Node,它到底应该是索引到第几层呢?

一开始我还想着如何准确的维护上一层是下一层的1/2,发现越想越复杂;然后通过相关资料,发现人家早就给出一个解决方案:随机出来一个层数。

这里有一个疑惑:就凭随机出来的一个层数,能保证查询与插入性能吗?

在分析之前,我们还需要着重指出的是,执行插入操作时计算随机数的过程,是一个很关键的过程,它对skiplist的统计特性有着很重要的影响。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数,它的计算过程如下:
首先,每个节点肯定都有第1层指针(每个节点都在第1层链表里)。
如果一个节点有第i层(i>=1)指针(即节点已经在第1层到第i层链表中),那么它有第(i+1)层指针的概率为p。
节点最大的层数不允许超过一个最大值,记为MaxLevel。
这个计算随机层数的伪码如下所示:

1
2
3
4
5
6
int randomLevel()
int level = 1;
while (Math.random()<p && level<MaxLevel){
level ++ ;
}
return level;

randomLevel()的伪码中包含两个参数,一个是p,一个是MaxLevel。在Redis的skiplist实现中,这两个参数的取值为:

1
2
p = 1/4
MaxLevel = 32

知道了层数,这下就好办了。思路如下:

1、先随机出来一个层数,new要插入的节点,先叫做插入节点newNode;
2、根据跳表实际的总层数从上往下分析,要插入一个节点newNode时,先找到节点在该层的位置:因为是链表,所以需要一个节点node,满足插入插入节点newNode的值刚好不大于node的下一个节点值,当然,如果node的下个节点为空,那么也是满足的。

我们先把找节点在某一层位置的方法封装起来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/**
* 找到level层 value 刚好不小于node 的节点
* @param node 从哪个节点开始找
* @param levelIndex 所在层
* @param value 要插入的节点值
* @return
*/
private Node findClosest(Node node,int levelIndex,int value){
while ((node.next[levelIndex])!=null && value >node.next[levelIndex].value){
node = node.next[levelIndex];
}
return node;
}

3、确定插入节点newNode在该层的位置后,先判断下newNode的随机层数是否小于当前跳表的总层数,如果是,则用链表的插入方法将newNode插入即可。

4、如此循环,直到最底层插入newNode完毕。

5、循环完毕后,还需要判断下newNode随机出来的层数是否比跳表的实际层数还要大,如果是,直接将超过实际层数的跳表的头节点指向newNode即可,该跳表的实际层数也就变为newNode的随机层数了。

以上就是插入的算法。

理解了插入算法后,查找跟删除就简单多了。

不管是插入、查找还是删除,均是从跳表上层往下层分析,复用上面的findClosest方法,找到要查询的值 在该层closest的节点。比如查询,只需要判断findClosest出来的节点值是否等于该查询值即可,是就返回,不是则继续往下层判断。删除方法思想也是一致的。

代码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72
73
74
75
76
77
78
79
80
81
82
83
84
85
86
87
88
89
90
91
92
93
94
95
96
97
98
99
100
101
102
103
104
105
106
107
108
109
110
111
112
113
114
115
116
117
118
class Skiplist {
/**
* 最大层数
*/
private static int DEFAULT_MAX_LEVEL = 32;
/**
* 随机层数概率,也就是随机出的层数,在 第1层以上(不包括第一层)的概率,层数不超过maxLevel,层数的起始号为1
*/
private static double DEFAULT_P_FACTOR = 0.25;

Node head = new Node(null,DEFAULT_MAX_LEVEL); //头节点

int currentLevel = 1; //表示当前nodes的实际层数,它从1开始


public Skiplist() {
}

public boolean search(int target) {
Node searchNode = head;
for (int i = currentLevel-1; i >=0; i--) {
searchNode = findClosest(searchNode, i, target);
if (searchNode.next[i]!=null && searchNode.next[i].value == target){
return true;
}
}
return false;
}

/**
*
* @param num
*/
public void add(int num) {
int level = randomLevel();
Node updateNode = head;
Node newNode = new Node(num,level);
// 计算出当前num 索引的实际层数,从该层开始添加索引
for (int i = currentLevel-1; i>=0; i--) {
//找到本层最近离num最近的list
updateNode = findClosest(updateNode,i,num);
if (i<level){
if (updateNode.next[i]==null){
updateNode.next[i] = newNode;
}else{
Node temp = updateNode.next[i];
updateNode.next[i] = newNode;
newNode.next[i] = temp;
}
}
}
if (level > currentLevel){ //如果随机出来的层数比当前的层数还大,那么超过currentLevel的head 直接指向newNode
for (int i = currentLevel; i < level; i++) {
head.next[i] = newNode;
}
currentLevel = level;
}

}

public boolean erase(int num) {
boolean flag = false;
Node searchNode = head;
for (int i = currentLevel-1; i >=0; i--) {
searchNode = findClosest(searchNode, i, num);
if (searchNode.next[i]!=null && searchNode.next[i].value == num){
//找到该层中该节点
searchNode.next[i] = searchNode.next[i].next[i];
flag = true;
continue;
}
}
return flag;
}

/**
* 找到level层 value 大于node 的节点
* @param node
* @param levelIndex
* @param value
* @return
*/
private Node findClosest(Node node,int levelIndex,int value){
while ((node.next[levelIndex])!=null && value >node.next[levelIndex].value){
node = node.next[levelIndex];
}
return node;
}


/**
* 随机一个层数
*/
private static int randomLevel(){
int level = 1;
while (Math.random()<DEFAULT_P_FACTOR && level<DEFAULT_MAX_LEVEL){
level ++ ;
}
return level;
}


class Node{
Integer value;
Node[] next;

public Node(Integer value,int size) {
this.value = value;
this.next = new Node[size];
}

@Override
public String toString() {
return String.valueOf(value);
}
}

}

skiplist的算法性能分析

在这一部分,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skiplist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,以便对于skiplist的性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

我们先来计算一下每个节点所包含的平均指针数目(概率期望)。节点包含的指针数目,相当于这个算法在空间上的额外开销(overhead),可以用来度量空间复杂度。

根据前面randomLevel()的伪码,我们很容易看出,产生越高的节点层数,概率越低。定量的分析如下:

  • 节点层数至少为1。而大于1的节点层数,满足一个概率分布。
  • 节点层数恰好等于1的概率为1-p。
  • 节点层数大于等于2的概率为p,而节点层数恰好等于2的概率为p(1-p)。
  • 节点层数大于等于3的概率为p2,而节点层数恰好等于3的概率为p2(1-p)。
  • 节点层数大于等于4的概率为p3,而节点层数恰好等于4的概率为p3(1-p)。
    ……
    因此,一个节点的平均层数(也即包含的平均指针数目),计算如下:

skiplist平均层数计算

现在很容易计算出:

  • 当p=1/2时,每个节点所包含的平均指针数目为2;
  • 当p=1/4时,每个节点所包含的平均指针数目为1.33。这也是Redis里的skiplist实现在空间上的开销。

接下来,为了分析时间复杂度,我们计算一下skiplist的平均查找长度。查找长度指的是查找路径上跨越的跳数,而查找过程中的比较次数就等于查找长度加1。以前面图中标出的查找23的查找路径为例,从左上角的头结点开始,一直到结点22,查找长度为6。

为了计算查找长度,这里我们需要利用一点小技巧。我们注意到,每个节点插入的时候,它的层数是由随机函数randomLevel()计算出来的,而且随机的计算不依赖于其它节点,每次插入过程都是完全独立的。所以,从统计上来说,一个skiplist结构的形成与节点的插入顺序无关。

这样的话,为了计算查找长度,我们可以将查找过程倒过来看,从右下方第1层上最后到达的那个节点开始,沿着查找路径向左向上回溯,类似于爬楼梯的过程。我们假设当回溯到某个节点的时候,它才被插入,这虽然相当于改变了节点的插入顺序,但从统计上不影响整个skiplist的形成结构。

现在假设我们从一个层数为i的节点x出发,需要向左向上攀爬k层。这时我们有两种可能:

  • 如果节点x有第(i+1)层指针,那么我们需要向上走。这种情况概率为p。
  • 如果节点x没有第(i+1)层指针,那么我们需要向左走。这种情况概率为(1-p)。

这两种情形如下图所示:

skiplist沿查找路径回溯

用C(k)表示向上攀爬k个层级所需要走过的平均查找路径长度(概率期望),那么:

1
2
C(0)=0
C(k)=(1-p)×(上图中情况b的查找长度) + p×(上图中情况c的查找长度)

代入,得到一个差分方程并化简:

1
2
3
C(k)=(1-p)(C(k)+1) + p(C(k-1)+1)
C(k)=1/p+C(k-1)
C(k)=k/p

这个结果的意思是,我们每爬升1个层级,需要在查找路径上走1/p步。而我们总共需要攀爬的层级数等于整个skiplist的总层数-1。

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当skiplist中有n个节点的时候,它的总层数的概率均值是多少。这个问题直观上比较好理解。根据节点的层数随机算法,容易得出:

  • 第1层链表固定有n个节点;
  • 第2层链表平均有n*p个节点;
  • 第3层链表平均有n*p2个节点;

所以,从第1层到最高层,各层链表的平均节点数是一个指数递减的等比数列。容易推算出,总层数的均值为log1/pn,而最高层的平均节点数为1/p。

综上,粗略来计算的话,平均查找长度约等于:

  • C(log1/pn-1)=(log1/pn-1)/p

即,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(log n)。

当然,这里的时间复杂度分析还是比较粗略的。比如,沿着查找路径向左向上回溯的时候,可能先到达左侧头结点,然后沿头结点一路向上;还可能先到达最高层的节点,然后沿着最高层链表一路向左。但这些细节不影响平均时间复杂度的最后结果。另外,这里给出的时间复杂度只是一个概率平均值,但实际上计算一个精细的概率分布也是有可能的。详情还请参见William Pugh的论文《Skip Lists: A Probabilistic Alternative to Balanced Trees》。

skiplist与平衡树、哈希表的比较

  • skiplist和各种平衡树(如AVL、红黑树等)的元素是有序排列的,而哈希表不是有序的。因此,在哈希表上只能做单个key的查找,不适宜做范围查找。所谓范围查找,指的是查找那些大小在指定的两个值之间的所有节点。
  • 在做范围查找的时候,平衡树比skiplist操作要复杂。在平衡树上,我们找到指定范围的小值之后,还需要以中序遍历的顺序继续寻找其它不超过大值的节点。如果不对平衡树进行一定的改造,这里的中序遍历并不容易实现。而在skiplist上进行范围查找就非常简单,只需要在找到小值之后,对第1层链表进行若干步的遍历就可以实现。
  • 平衡树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可能引发子树的调整,逻辑复杂,而skiplist的插入和删除只需要修改相邻节点的指针,操作简单又快速。
  • 从内存占用上来说,skiplist比平衡树更灵活一些。一般来说,平衡树每个节点包含2个指针(分别指向左右子树),而skiplist每个节点包含的指针数目平均为1/(1-p),具体取决于参数p的大小。如果像Redis里的实现一样,取p=1/4,那么平均每个节点包含1.33个指针,比平衡树更有优势。
  • 查找单个key,skiplist和平衡树的时间复杂度都为O(log n),大体相当;而哈希表在保持较低的哈希值冲突概率的前提下,查找时间复杂度接近O(1),性能更高一些。所以我们平常使用的各种Map或dictionary结构,大都是基于哈希表实现的。
  • 从算法实现难度上来比较,skiplist比平衡树要简单得多。